赫尔辛基 —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结束欧洲三国之行之际发表了一份支持北约的响亮声明,试图缓解欧洲对美国政府更迭将意味着华盛顿与其跨大西洋盟友关系面临不确定性的担忧。
“我向你绝对保证。毫无疑问,”拜登周四(7月13日)在赫尔辛基与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将与北约保持联系。自始至终与北约保持联系。我们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拜登重申了美国国会两党“压倒性的支持”,“虽然事实上某一党存在一些极端分子”。
他指的似乎是一些共和党人受到拜登前任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所倡导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原则影响的孤立主义姿态。特朗普多次质疑北约的目的,并在2017年称该联盟已经过时。
拜登说:“自二战结束和北约成立以来,美国人民知道,我们的安全取决于欧洲和跨大西洋伙伴——那就是我们。”
拜登为反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而做出的跨大西洋团结保证,与一位美国总统上一次在芬兰总统府发表讲话时的语调明显不同。
就在五年前的这个星期,特朗普会晤了普京,并在克里姆林宫是否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的问题上站在普京一边。特朗普对自己情报机构的评估进行了令人震惊的反驳。
对芬兰、乌克兰的承诺
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结束后,拜登向尼尼斯托保证,北约联盟对其第31个也是最新成员的承诺“坚如磐石”。
芬兰今年4月正式加入北约。瑞典去年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与芬兰同时寻求加入北约,土耳其经过多轮谈判放弃反对后,于本周表示同意批准瑞典入盟。
拜登表示,北约成员国团结一致,决心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入侵并朝着成为北约成员国迈进。
他说:“我们不会等到乌克兰的北约成员国身份最终确定后才致力于乌克兰的长期安全。”他指出,新框架将满足基辅当前和战后的需求。周三,七国集团公布了这一框架,其中包括七国集团中唯一的非北约成员国日本。
这个框架规定了一系列双边协议,以提供安全和经济支持来保护乌克兰,直到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结束,而基辅同时按照北约联盟标准改革其制度。改革和结束冲突是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接受的加入北约的条件。
普京“已经输掉了”
拜登还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场冲突中的取胜机会做出了严厉的评估——宣称普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普京有一个真正的问题。他接下来怎么走?他怎么做?”拜登反问道。他指出莫斯科缺乏获胜的资源,并将最终决定,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俄罗斯都没有理由在把仗打下去了。
“我无法准确预测这会如何发生,”拜登说。“我的希望是,我的预期是,你会看到乌克兰在进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此过程中,产生通过谈判达成的解决方案。”
作为回复,尼尼斯托让拜登相信芬兰这个北欧国家所作的承诺。
他说:“我们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它不仅捍卫自己,而且捍卫我们在西方世界所代表的所有价值观。”
北欧峰会
尼尼斯托和拜登周四早些时候会面,随后与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挪威首相乔纳斯·加尔·斯托尔(Jonas Gahr Store)、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和冰岛总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Katrin Jakobsdottir)举行了更大规模的聚会。
这是以这种形式举行的第三次峰会,也特别具有象征意义,因为这是第一次所有北欧国家都已经或即将成为北约成员国的峰会。
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詹姆斯·帕特里克(James Patrick)警告说:“我们可以预计普京会以某种方式进行猛烈反扑。”他对美国之音(VOA)说:“回应可能是激烈的言辞,不幸的是,也与可能是残暴的行动。”
美国-北欧峰会的议程包括讨论气候变化、安全合作和新兴技术。
领导人们还指出了保护北极和促进其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这是一个更加难以实现的目标。
近三十年来,北极理事会一直是冷战后八个北极国家(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以及原住民组织之间合作的成功典范。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北极理事会已停止与莫斯科合作,现在北约所有其他理事会成员担心冲突将阻碍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原住民利益和其他共同挑战方面的工作。
北极理事会主席国挪威尚未公开表示,如果莫斯科对乌克兰的战争没有结束,该机构是否会尝试就与俄罗斯重新接触达成共识。俄罗斯占北极海岸线一半以上。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北极计划联合主任、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表示,一些北极问题可以在没有俄罗斯政府参与或同意的情况下得到有效解决,但对于许多最重要的北极问题来说,如果没有莫斯科,进展将受到严重限制。
他对美国之音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拥有更多的陆地面积、更多的领海、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基础设施(包括军事基础设施)。”
虽然中国不是北极国家,但北京将自己定位为“近北极”国家,并在那里积极开展活动。霍尔德伦警告说,如果中国站在俄罗斯一边更加积极地介入乌克兰战争,那么人们对中俄合作将北极军事化的担忧将日益增加。